徐腾飞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艺术史论、设计教育、当代艺术策展与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副教授。
本科、硕士、博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专业方向为艺术学理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岩画学会会员。曾任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展览部副总监、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典藏部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专职科研人员。
个人科研成果:
学术论文或作品散见于核心期刊、CSSCI期刊:《美术研究》《美术》《美术观察》《中国文化报》《美术学报》《艺术探索》《美术大观》《艺术与设计(理论)》《设计》《湖南包装》《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科技进步与对策》等。
曾编译《加德纳艺术通史经典版》(2021);《加德纳艺术通史15版》(2019);编撰《中国影像艺术1988-2011》(2012);《中国当代艺术30年历程[绘画]》(2010);《中外美术简史》(2025)等译著、专著多部。
主持或参与国家大型科研项目:
国家艺术基金“粤港澳大湾区基层美术馆与艺术机构管理人才培训”项目(2024-2025);国家艺术基金支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新产业新实践”人才培养项目子项目“海外文化输出项目”(2019);景德镇国际艺术城战略规划项目研究骨干(2019-2021);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中国岩画保护利用与岩画新艺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2018);国家艺术基金支持首届全国艺术品修复管理、预防性保护人才培养项目(2016);文化部艺术司2016年全国美术馆优秀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2016)。
教学改革项目:
北京师范大学“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领域教材第二期建设项目重大项目(2023-2025);北京师范大学“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领域教材第一期建设项目(2022-2025);北京师范大学教改项目“线下一流课项目”(2023-2024);北京师范大学教改项目“基于数字化的美术鉴赏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2024-2025)等。
其他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领军人才培育项目“学科交叉视域下的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2023-2026);北京师范大学人才引进项目“中外现当代艺术与设计研究”(2021-2026);广东省教育厅“基于消费价值理论的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策略研究”(2022-2024);珠海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学科交叉视域下的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设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2023-2024);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共建项目“甲骨文明美育课程研发与基地建设项目”(2022-2023)等。
展览实践:
曾参展或带领团队策划、实施或落地多个大型展览:《走进当代——可持续的非遗展》,清华大学(2019);当代视域下的写实主义油画展,(2019);参展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窗口2020——以影像记录历史》并被永久收藏(2019);2020雪都杯·全国艺术院校大学生雪雕大赛(2019);时代的记忆:民生二十周年行庆藏品展(2016);北京大学合作项目“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5”(2015);中印合作大型群展项目“眼睛与心灵:印度当代艺术新的介入”(2015);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馆展“民间的力量”(2015);“首届中国家书文化论坛”(2014);“中国影像艺术20年”大型联展(2013);《开放的肖像》中国当代艺术家大型联展(2012);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开馆展“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2010)等。
获得奖项:
北京师范大学彭年杰出青年教师奖(2024);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三届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2024);2024CADA第六届日本概念艺术设计奖先进教师奖(2024);2025CADA第六届日本概念艺术设计奖银奖(2025);2025CADA第六届日本概念艺术设计奖先进教师奖(2025);第七节香港当代设计奖铜奖(2025);第十一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作品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024);第十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作品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023);指导学生作品获得UKDA英国新概念设计奖、米兰设计周全国高校设计大赛、ICAD国际当代青年美术设计大赛、CADA日本概念艺术设计大赛、中国高等院校设计大赛等国际、国内艺术赛事银奖、铜奖、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三十余项并出版作品集。
社会服务:
国家艺术基金讲座专家(2024);CNKI评审专家库专家(2024);珠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2023);第六届珠海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理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