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栋樑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时尚设计、可持续设计、非遗数字化、文化遗产教育传播、文化创意产业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副教授
硕士毕业于东华大学,博士毕业于澳门科技大学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创意实践工作室研究员、黔东南太阳鼓苗侗服饰博物馆研究员、珠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入选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青年设计百人榜设计名师榜、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青年设计师基地计划
科研项目: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湘鄂渝黔边区民族民间工艺的基因图谱研究”(2022)
主持,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基于文化基因理论的非遗数字化保护与多模态传播路径研究”(2025)
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以粤澳深度合作区为例”(2024)
主持,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项目“非遗文化的浸润式美育传承与审美素养培育研究”(2024)
主持,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高校设计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路径研究”(2023)
主持,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可持续视域下传统非遗文化的创新生态体系研究—以织染绣技艺为例”(2022)
主持,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科研课题重点项目“贵州绕家枫香染纹饰艺术传承及创新应用研究”(2021)
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珠澳时尚创意资源整合研究”(2020)
主持,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项目“基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设计类课程教学实践研究”(2019)
主持,珠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珠海时尚化建设策略研究”(2019)
参与,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岭南文化的时尚传播路径研究”(2021)
参与,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基于AI技术与设计思维双融合的服装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2025)
参与,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艺术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研究”(2021)
参与,珠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珠海传统村落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2023)
参与,珠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珠海文化融合旅游发展策略研究”(2021)
教学项目:
主持,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非遗传播创新案例“枫香染数字化保护与时尚创新传播”(2025)
主持,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服装与服饰设计毕业设计课程教研室”(2023)
主持,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基于主动式学习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立体裁剪课程为例”(2022)
主持,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教改项目“基于PBL理念+课程思政双融合的设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25)
主持,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教改项目“非遗文化与艺术鉴赏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4)
主持,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立体裁剪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2021)
主持,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设计专业黔东南州太阳鼓苗侗服饰博物馆实践教学基地“(2018)
主持,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服装与服饰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专业“(2015)
参与,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黔东南州太阳鼓苗侗服饰博物馆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2019)
参与,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校校协同国际化育人培养模式与机制创新试验区”(2014)
参与,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校校协同国际化育人培养模式与机制创新与实践”(2019)
科研论文:
学术论文发表于EI、CSCD、CSTPCD、中文核心等核心期刊,参编《指上时光贵州苗族服饰文化及服饰上的手工艺丛书》(2023)、《服装物流管理教程》(2013)等著作。
李叶,许栋樑.贵州枫香染数字资源采集与文创设计—非遗数字化保护和创新发展新模式.设计.2025,38 (06):84-91.
许栋樑,邹卓桓.中国非遗文化的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与综述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4,31 (12):59-65.
许栋樑,任珊,杨建红.非遗传承视角下蓝染文化融入鞋靴的设计方法与创意实践.中国皮革.2024,53 (07):90-96.
Gao, Z., Guo, M., Chen, Y., Xu, D., & Wang, Z.(2024). The digital blossoming: Generative flowers of ethnic wisdom. In Proceedings of the 16th Conference on Creativity & Cognition (pp. 532-536).
Wang, Z., Liu,S., Mi,J., Wang, H., Jiang Y.,Xu, D., & Gao, Z.(2024). Exploring the Healing Potential of Tie-Dye Art Therapy Using a Younger Gene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Workshop as an Example.Human Factors in Communication of Design(pp. 49-64).
许栋樑,任珊,王智薇.文化传承视角下非遗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体系构建.家具与室内装饰.2024,31 (02):12-17.
许栋樑,任珊,杨建红.基于扎根理论的绕家服饰纹样的系统性识别与文化蕴意研究.丝绸.2023,60 (07).116-123.
任珊,许栋樑.褶皱元素在鞋靴设计中的运用.中国皮革. 2022,51 (10):47-52.
许栋樑.立体裁剪中几何非常规结构塑形方法与创意实践.毛纺科技. 2021,49 (02):54-59.
许栋樑,任珊,杨建红.贵州绕家枫香染工艺特征及造物思想研究.丝绸. 2020,57 (07):85-90.
许栋樑.立体裁剪中交叉造型的结构设计方法研究.上海纺织科技.2019,47(03) :40-52.
Xu Dongliang.(2019). Research on Technology and Fashion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border Thinking.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Economics(pp. 202-206).
Xu Dongliang.(2019).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Fiber Art in Cloth-ing Desig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EducationTechnology and Economics(pp. 140-143).
许栋樑.基于羊毛毡工艺的服装面料创意设计.服装学报.2018,3 (03):230-234.
许栋樑.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服装流水线优化研究.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7 (04):68-75.
许栋樑,任珊.服装面料的二次创意设计.纺织学报.2016,37 (01):127-131.
许栋樑,任珊.服装企业成衣供应商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 (02):54-63.
许栋樑,闫亦农,任珊,王金美.针织童装品牌定位策略研究.针织工业.2014 (02):59-61.
展览参赛:
中国国际时装周绕言绕语非遗时尚系列作品个人专场发布(2025)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服装造型技术作品展(2025)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意设计人才(创意100)成果展(2025)
中国色植染博物馆南京光泽茶染艺科融合双城展(2025)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文旅局为晋南北潮南北融合时尚大秀(2025)
以美为媒青年美术与设计作品年度创作成果展(2025)
意大利时尚与艺术文化交流协会米兰时尚艺术文化交流展(2024)
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中法时尚与艺术文化交流展(2024)
致敬大师缪斯之旅FNCW中国时装艺术作品展(2024)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服装造型技术作品展(2023)
Milan International Art and Design Award银奖(2025)
UK International Arts and Design Competition铜奖(2025)
Asian Youth Rookie Award 2024三等奖(2024)
第九届中国国际时装设计创新作品大赛二等奖(2024)
CIID亚洲青年文创设计大赛铜奖(2018)
社会服务:
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国国际时尚论坛(2025)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跨学科STEAM乡土教育公益实践项目(2024)
北京国际设计周青年设计100青年设计师培养计划提名导师(2023)
贵州省黔东南州太阳鼓苗侗服饰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项目(2021)
珠海市斗门区党委组织部志愿者服装设计项目(2021)
珠海市香洲区教育局安全教育宣传画设计项目(2018)
贵州省“锦绣计划”黔南州平塘县毛南族妇女手工培训计划(2019)
贵州省“锦绣计划”黔东南麻江县河坝瑶族妇女手工培训计划(2018)
指导竞赛:
先后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等各类比赛荣获诸多奖项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第四届京师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岭南非遗的教育传承与数字传播研究”,指导教师(2025)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文化传承视角下枫香染非遗美育课程与配套文创产品开发”,指导教师(2025)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级项目“基于符号学理论下的非遗文化教育传播路径—以斗门水上婚嫁为例”,指导教师(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