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平: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设计教育

许平,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设计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设计文化与政策研究所所长,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关于设计教育

 

问:许平教授,您好。您如何看待目前我国设计教育的发展?

许平:设计教育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进步程度的反映,是面向创造型人才培养需求的教育发展水平的反映。我国设计教育发展的状态反映了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反思、调整和提高的发展阶段。

根据我们课题组所掌握的2020年中国设计教育基本数据,大体可以归纳目前我国设计教育所呈现的几个基本特征。

一、总体规模上,无论是就开展设计教育的高校数量而言,还是就每年招收的进入艺术门类所属设计专业及其它门类相关设计专业学习的学生人数而言,都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甚至是全球最大的规模。具体一点讲,在教育部所举3000余所高校名单(包括普通本科高校与高职高专学校)中有2000余所设置了设计专业,每年新增设计专业学生高达70余万人以上,常年在校学习设计专业的学生超过250万人,这个规模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但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发展的种种不平衡。比如最具代表性的一点:尽管全国有2000余所(各种类型的)高校在从事设计教育,却没有一所独立建制的、以研究设计学科或设计教育为主业的设计学院或设计大学,我称之为“没有设计学院的设计学科”,这就和世界上比较领先的设计强国教育发展态势形成差距。“没有设计学院(大学)的设计学科”就意味着在中国所存的数千所大学中没有真正完整地、独立地思考“设计学科”应当如何生存、如何建设、如何面向未来、如何总体性地“设计”设计学科,而不是附属于其它学科办学目标之下的学科发展的设计教育阵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这也与当今中国巨大的经济发展总量、位于世界前列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多维度的创新型社会发展需求不相匹配。

二、另一方面,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观察,中国设计教育目前的资源配置与教育分布态势总体上又与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相呼应,这也是我国教育资源整体地考虑到经济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实际提高而进行合理配置和发展的一种“利好”态势。整个20世纪中,尤其是在20世纪后20年和21世纪头20年持续推进的改革开放大潮中,中国的设计教育如同“星星之火”,首先从南方和北方的几个核心城市点燃,然后传向经济活跃和领先发达的沿海城市,接着在环渤海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珠江经济和最新的“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区域连接成片,最终遍及全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就连经济基础最为薄弱的西北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等地,也都完成了设计学科布点。这些地区近几年有长足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当地“脱贫攻坚”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一个很有意思的比照就是:上世纪30年代,当时的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曾经提出一条从黑龙江瑗珲到云南腾冲的斜向45度线,称之为胡焕庸线,这条线的东南侧是人口繁密集、经济繁荣的地带,西北侧则是历史上就向来如此的经济贫弱、人口稀少地区,所以这条线也被称中国人文地理的分界线,至今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展地区的分界仍然可以看到“胡焕庸线”的影子。但是从历年设计学科分省分布的统计结果来看,设计学科跨过“胡焕庸线”的分布是步伐较快并且领先的,这也是中国设计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建设相关性的一个表现。对照各省份开设设计及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和GDP数据,可以发现设计教育发展程度与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设计教育的发展程度越高。

三、在教育类型的结构上,普通本科教育与高职类型的设计教育结构比较平衡。尤其是近年来在教育部一系列政策调整的推动下,高等职业专科得到比普通本科设计及相关专业更快的发展,两者的招生人数规模也逐渐趋于持平,甚至高等职业专科招生人数有时会超过普通本科招生人数。这对于强调现场实践的设计教育是一个布局意义的扭转,为以后普通本科设计教育与高职高专设计教育各自进一步明确教育定位创造了条件。

四、在学科类型结构上,艺术类院校、综合类高校、工科类院校及其它类型院校的结构关系形成历史性变局。在2000余所开设设计及相关设计专业的高校中,艺术类院校所占比重从1982年的86%下降到2%,而非艺术类高校比重高达98%。艺术类高校设计教育比例较之80年代大幅降低,而且对于人才培养方向、教学知识结构、学习内容和评价重心都有较大影响。在综合性院校和工科院校设计教育占绝大比例的院校学术背景下,艺术类院校在学科结构方面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凸显,而工科类院校在人文教育、审美教育方面学科资源与教学经验相对匮乏的困境也会加剧;而中国设计教育中的文化特征、美学特征并没有因此改变,相反在现实的教育处境中更显珍贵。因此,对于教学组织者应该如何调整观念、调整教育资源与教育重心的配比,将越来越显紧迫性与复杂性,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五、现有各设计相关专业的结构在数十年发展中,形成以视觉传达设计,产品与产业设计,建筑、环境与城乡规划,信息与数字媒体设计,工艺美术设计,设计历史与理论等专业为主干的基本格局。但是近年来,专业分工出现新趋势,以“问题导向”为原则的绿色设计、健康设计、安全设计、农业设计、社区设计、社会创新等新设计专业群开始浮出水面,这一趋势不仅显示出中国设计教育日益加快与国际趋势同步更新的步伐,而且对传统专业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形成挑战。比如,以数字媒体设计为核心的“新媒体艺术”已经渗透信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设计、电竞设计等多个领域,成为所有专业群中的“隐形老大”,显示了中国设计教育已经悄悄跨过“印刷技术”为核心的视传时代,进入了“数字技术”为主导的荧屏时代。这一全新发展格局将会怎样影响教学理念的调整和组织资源的调配,同样是一个亟待探讨的未来问题。

 

关于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

 

问:您怎样评价在北师大创建未来设计学院?您认为创建过程应注意哪些问题?

许平:正如刚才谈到的,在中国有2000余所院校都在进行设计教育,却没有一所独立建制的设计学院,这是令人遗憾的。其次,还有一点,至今我们还没有认真地规划“设计师范”专业,也就是说,中国的设计教育缺少两种规划,一是设计学科研究;二是设计教育研究。这对于设计教育的健康成长都是不利的。有独立建制的设计学院(或者设计大学),就必然比较完整地思考设计学科作为独立的办学目标,它的存在状态应当是怎样的;它必须要面对的未来和当下的关系是怎样的;它的人才培养类型和方式是怎样区别于其它教学方式而体现价值的;等等。有这样的学科设计和思考与没有这些思考的设计教育相比,在气质上是不一样的。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设计学科,绝大多数设计学科和其它学科同属于一所学校的办学目标与教育模式之下、分享多样的教育资源还是有意义的。但是,以中国社会所积累的建设基础和创新发展的愿景而言,有一所独立的,以培养思想领先、方法领先、能力领先的设计人才为专门宗旨的创新设计型大学还是必要的,这样系统的、完整的、可行的未来设计研究就必然包括在办学目标之中。设计师范学科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设计师范”应当是一个明确的、以教育师范型设计人才培养为宗旨的专业,是一个系统地思考和研究设计教育的价值、类型、技术和过程的组织,并非仅以丰富的设计经验就可以代替的它的专门过程和方式。

未来社会中,设计将以远远不同于历史和当下的广泛性、多元性和日常性结合于每时每刻、每种领域、每个方向的创造性建设与生活之中。因此,所需要的设计创新能力、传播能力与管理能力的培养、传播和普及都是不一样的,设计教育需要与这样的设计应用过程深刻地糅合起来。教育过程本身体现为创造性人格的体现过程,设计过程也同样体现为价值传播的教育过程。设计教育专业需要针对这样的专门价值、技术与过程进行开发、设置、实践与转化。我个人认为,在北京师范大学创建的未来设计学院可以从“未来性”与“师范性”两个发力点有所作为,形成不同于其它设计院校的教育定位,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同时也是对弥补中国设计教育结构性的不足有所贡献。因此,我对北师大建立未来设计学院抱有很高的期望。

正因为它是一个从头开始的事业,所以开始规划时,应当更多一些整体方向的思考:培育未来设计人才,“未来”指的到底是什么?在人类的知识系统中,如何对待“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尤其重要的一点是,作为师范大学的设计学院,应当如何将“未来设计”的思考与设计教育的大目标结合起来、做出师范大学设计学科应有的贡献?比如说,如何从学理上、逻辑上、社会需求上思考设计学科的教育定位?在这一点上,由于长期以来设计师范教育专业的短板,设计教育基础理论积累的薄弱,实际上是缺乏系统的、坚实的、到位的理论解释与实践探索的,我们已经因此而落后先进的设计教育国家很多,我们还将因此而付出社会性的代价,甚至因此而错失重要的设计美育发展良机。

最近,日本设计界名将深泽直人等一批设计主将与电视传媒深度合作,在公共电视媒体上推出一百余集的设计普及文化片《啊!设计》,在日本和世界各国引起强烈反响,在中国专业圈内也影响巨大。这是一部经过深谋远虑的战略策划而推出的设计文明普及宣传,其良好的播映效果已经可以证明这一将“设计”文明作为民族重要文化素质塑造的战略设想已经获得何等巨大的成功。在我国,在目前的社会舆论中,无论是官方还是企业,甚至许多设计院校,都还是仅仅将“设计”视为一种经济手段,并没有将其作为“社会美育”的文化构成、创造力构成与思维方式的未来性看待,这将造成我国未来的文化、经济创造力与发达国家日益扩大的落差。日本文化的创造力本来也存在明显的短板,但是近现代以来一直在努力弥补,尤其是在设计的普及、发展方面取得了为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含义。

比如《啊!设计》的片名,简洁而响亮,同时也是一种设计的文化主张与教育主张。“啊”的日文原文是日语假名中的第一个发音“あ”,既是诸多日语发音的基础,同时也作为一种感叹方式;但在日本语言的文化解释中,它还是日语五十音图的首位字母,在发音音位上与五十音图的最末一个发音“ん”遥相呼应。日语文化研究认为,两个发音的发音方式刚好是一张一合,因此,两个发音口形的张合之间概括了全部的语言世界,象征着一种张力极强的语言哲学。当然这一解释在语言哲学上是否牵强暂且勿论,但用在这部片集的片名中的象征性是十分明显的:“あ”在这里饱含“一切创造的基础的基础、一切审美的基础的基础”的涵义,整个片集的战略指向也就十分清楚了。

我们正面临一个面向未来的社会发展与教育提升、全面提高社会美育水平的大好时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立德树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第一次明确地将“美育”的问题写入事关“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中央文件。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落实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为指导思想,提出“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任务。这将指导并影响未来几十年的美育规划。设计教育在以“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美育任务为主体的审美塑造与教学改革中的地位与任务是什么,是需要深入思考的。传统的美育方式以审美情感的感受、表达以及审美体验中的熏陶与精神的塑造为主。但审美的感受只是美学塑造的一个方面,现代审美活动追求行动与感知的统一,“行”与“心”的碰撞才能真正使美的熏陶内化和深刻;而“设计”就是在行动中追求美的体验与内化的重要方式之一。相对于单纯的“审美”过程而言,设计更强调美的“对象化”方式、强调内心与外在的统一。相对于以主观体验为主要任务的传统审美方式,设计更强调内在的精神与外在形式的转换与对接、直至对象化的营造与构建。因此,设计所要塑的是传统审美活动所不能包含的“对接的”美育、“转换的”美育、“构建的”美育,这是未来型创造性人格培养所不能或缺的构成。但是对这种美育的形式与内涵,我们都关注得太少、研究得太少、建树得太少,国家教育政策所给予的空间也太少。传统的艺术教育结果,往往是爱天上明月不爱脚下大地、关注远方星火不关注身边草木,大凡也是这种“对接”的思维、“转换”的逻辑、“构建”的创造研究得太少的缘故。所以,要真正把设计教育融入社会美育的主体、教育政策的主流、赶上西方设计文明发达国家和先进国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往具体一点的目标讲,目前国内2000多所“设计院校”,如果每所学校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方式培育不同方向、领域和专业的未来型人才,中国的设计教育将是一个无可比拟的创新矩阵。再往具体一点讲,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的培养方式,不可能解决所有未来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因此,它应有自己的战略重点和比较专一的培养指向。我觉得研究一下我们的教育将要为创造性人格培养提供一幅怎样的、可信赖的未来知识图景,是一条可行的路。在这个大的方向下,结合科技、生活方式研究、课程建设等,形成一个总的研究架构。这样在起步阶段就可以对未来发展有一个总体构想。这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关于北师大未来设计中心FDC

 

问:您认为北师大未来设计中心FDC应如何拓展“设计”的意义?

许平:设计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中的概念。在早期的农耕社会,设计指的是手工方式。到了工业社会,设计更多地强调赋能的、服务的、技术型的工业方式。而如今,信息产业和信息科技方面的新成就,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成果,极大地改变了未来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那么,与设计相关的新挑战也会应运而生,我认为,一个“设计赋联”的新时代即将到来。这里说的“赋联”,可能还不同于“万物互联”“工业互联网”的互联,应当是指向上帝“创世纪”时留下的巴比塔、超越人类相互理解中的本原性障碍的那种“赋联”。设计能为这种超越做什么,是很值得探究的。中科讯飞做了一个很“哲学性”的产品,能克服各种方言障碍,把各种语言所阐述的内容共置于一个平台。当然这还只是个实验性的具体产品,但我觉得里边已经包含着某种未来产品的意向。它踩着大数据的节奏,开始把语言变成一种装置、一种产品、一种克服自然障碍的人工存在,很有意思。原本我们所理解的设计只有一个最基本的性质,它是在一个直观的层面上展开的,因此它有很多针对该层面问题的设计思考。未来设计更多是关注超微观的状态、无形的状态、网络的状态。这种情况下,设计方法和设计思维都会发生改变。我们的设计教育也要相应发生变化,通过调整原有的教育结构和方式,让未来人才更好地适应这个新的社会发展需求。这也是北师大做这个未来设计教育需要考虑的问题。